挑選實用工具刀械入門
刀械因其作為武器時的危險性,在很多國家或地區受到法律的限制。
特別是具有臨時武器性質的工具刀械不若水果刀(Fruit Knife)或廚刀(Kitchen
Knife)貼近現代城市人生活,在現代社會中使人們對其產生不少迷思與誤解。但這類刀械作為野外活動、器具製作、土工作業、緊急救援等用途的實用工具,依然不可或缺。
在此以我個人所知,對如何挑選作為實用工具的刀械做個簡單解說。此文的寫作目標,是給對刀械沒有太多知識的初學者一個參考用入門指引,選購容易負擔得起的低價工具刀械。
一、刀械的本質
刀只是一根削尖削銳的薄鐵棒,跟鐵鎚一樣只是種工具,本質沒什麼神秘性。只是它的刀尖跟刀刃具有的集中力道於一點之物理特性,以及作為一根堅固鐵棒,在很多作業上非常有用。
保持這種認識,就不會在選擇實用刀械時,太過迷惑。
保持這種認識,就不會在選擇實用刀械時,太過迷惑。
二、三種實用工具刀械
大致來說一個人如果出門旅行,特別是在野外活動,或者職業上有必須切割物體的需求,三種刀械可以幫上很大的忙。
1.口袋折刀(Pocket Folding Knife)
一把可以放進口袋中的小折刀相當有用,它的刀片可以削鉛筆或割魚線,從事不太粗重但需要銳利刀片的工作。而且也是適合在一般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刀械。
2.固定柄短刀(Fixed Blade Knife)
此種刀又稱「鞘式短刀(Sheath Knife)」(或者在中文界常被稱為「直刀」,但為避免混淆,此文中不使用此名稱,文中的直刀都是指「刀身筆直的刀」)。這種刀是在野外活動,或要應付緊急事故的人士例如軍隊、警察、消防員,以及有製造修理物品需求的工匠,插在工具腰帶上的短刀。重視輕便好攜帶,但又要堅固且好操作,能從事較粗重的作業,例如削木頭、切菜、割繩索、解體肉類等工作。現代的軍用刺刀(Bayonet),除多了可連接步槍刺刀座的護手環及握柄卡榫機構外,本質也是這種固定柄短刀。
3.開山刀(Machete)
在中文界也常被稱為「砍刀」。這是大傢伙,供在森林中工作的人開山劈路斬草砍木使用,通常刀刃長度短則約1呎(30.48cm),長則可達約2呎(60.96cm)。這種刀砍劈性能很好,但非常大,攜帶較不容易。在一些國家或地區,開山刀的刀刃長度受到一些法律限制,過長的刀會被禁止未經許可自由買賣跟持有。購入之前可先確認一下自己居住地區對此種刀是否有法律限制。
三、挑選實用工具刀械
決定一款刀性能的,主要是基礎設計、鋼材、製造作工。
由於現代工業技術跟體系的進步,低價普及的現代碳鋼跟不鏽鋼作為刀械材質多能提供良好的性能基礎。機械生產的量產刀作工則品質穩定。因此能滿足作業需求的實用工具刀械,不需是一款超級鋼材經由特殊工法製造的刀。
鋼材部分,對入門者來說少數需要知道的事項,是碳鋼刀堅固耐用但會生鏽,最好常上油保養。不鏽鋼刀則強度比碳鋼刀稍微差些但已達實用水準,優點是不易生鏽,對於海上或近海工作者、高濕度地區工作者來說,有很大好處。很貼近日常生活的現代廚刀、水果刀,也多是採用好保養的不鏽鋼刀。
現代製造販賣量產刀的廠商,一般而言鋼材跟作工都不會太差。設計的問題則複雜得多,世界上各種刀械五花八門各有用途,而且有很多主要是提供給收藏家的藝術品刀械。這往往讓想要購買實用工具刀械的入門者相當迷惑。
所以下面我要談的,是挑選一款設計成什麼形狀的刀,適合入門者。
首先,一般刀械使用者應該重視刀柄的問題。刀柄固定不佳的刀從事粗重工作時容易損壞,而使用握起來不舒適的刀柄長時間作業則會磨傷使用者的手。折刀就因構造上刀身跟刀柄連結強度有限,不適合從事粗重的工作。通常刀莖(Tang,或翻譯為刀根、刀舌,指刀身後半連接握柄沒有開鋒部分)深入刀柄,甚至用兩、三個釘子牢牢固定,覆以木頭或塑膠當作握柄的一把刀,會是強固且舒適的好選擇。但因每個人的手都有差異,可能的話購刀之前最好還是自己在店頭試握看看。
一款新購入的刀,其鋒利程度通常只是被此刀出廠時的刀刃研磨狀況所左右。如果覺得刀太鈍,給專門的磨刀師父研磨後多半都可以獲得很大改善。而且真正一款被用來勞動的刀是自然會變鈍的,職業上得用刀械工作的人都得學會自己磨刀,要將刀磨成妥善堪用的水準不會太難。總而言之,一把刀鋒利與否很容易改變,不要對此太過迷惑。
以下對於預算有限也不太懂刀,但想要買幾把實用工具刀的人,給予一些我個人的建議,推薦低價實用刀械。這些刀不會有超級性能或非常好看,但它們會「辦事(Works)」。
1.口袋折刀
挑選一把瑞士刀(Swiss Army Knife)。
瑞士刀
或工具鉗(Multi-tool)。
工具鉗
這種工具組裡頭必定會有、通常是不鏽鋼製的折疊片刃直刀已經能辦好很多事情,而其他的常用工具則可提供實惠的機能。在折刀的短小刀身上動手腳試圖讓其多機能化都容易損及其作為刀的簡單實用性,將這些工具另外獨立出來是妥當的做法。
折刀原本因為構造上強度就很有限,且這種多功能工具組中的折刀作為刀械性能並不突出,但它們整組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口袋工具。
刀刃長在4吋(10.16cm)以下,甚至短至約2吋(5.08cm)或3吋(7.62cm)的折刀,就很妥善堪用。工具組方面,一般人通常不需複雜的十幾種工具組合,少數幾種就很足夠,常用的工具是直刀、鋸子、銼刀、剪刀、鉗子、開洞針、一字螺絲起子、開瓶開罐器。
知名大廠的瑞士刀或工具鉗通常確實作工非常優秀且耐用,但價格也較為昂貴。無名小廠的製品則可能外觀粗糙且折疊鎖定機構用久會出毛病,但其工具多半仍然妥善堪用足以完成工作,而且價格低廉,用壞或弄丟了也不可惜。
2.固定柄短刀
挑選一款刀刃長約5吋(12.7cm)~8吋(20.32cm),刀柄堅固好握持,刀身厚薄適中(約3mm~6mm),簡單平直,有個弧形刀尖的片刃直刀,上頭不需有鋸齒或孔洞等構造,這樣一款簡單的直刀已經能辦好很多事情。
以下舉幾個具體形狀的案例。
在芬蘭,當地人傳統上多用這種普科短刀(Puukko)。
芬蘭的普科短刀(Puukko)
在芬蘭隔壁,以生產高級鋼材跟神話時代就多神劍聞名於世的瑞典,他們的傳統短刀也是這種簡單的摩拉短刀(Mora Knife)。
瑞典的摩拉短刀(Mora Knife)
上面這兩型刀都是在北歐的常見短刀(正確來說,是同一種刀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名稱),廣泛地運用於各種作業。
在這類固定柄短刀當中最物美價廉的種類,是供給士兵使用的量產軍用短刀。在這邊我個人挑選三把在世界上具代表性的軍用短刀,給各位當參考基準。
俄國的NR-40。這是蘇聯軍參考在俄國西部常使用的芬蘭普科短刀,於1940年制式量產的短刀。這把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量生產供給各級士兵及游擊隊使用,幫助他們在戰爭中存活及戰鬥,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俄國的NR-40短刀
美國的陸戰隊卡巴刀(USMC Ka-Bar Knife),正式名稱是二型格鬥刀(Mark
2 Combat Knife)。卡巴(Ka-Bar)原本是設計生產這型刀的刀械公司名稱,但已變成這型刀的代名詞。它自1942年開始為勇猛的美國海軍陸戰隊(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所採用,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各種戰爭,至今仍是現役裝備,簡單堅固實用。當然,其實比起格鬥更常被用來從事各種雜務作業。
美國的陸戰隊卡巴刀(Ka-Bar Knife)
奧地利的葛洛克M78野戰刀(Glock M78 Field Knife),或者又以「野戰刀78(Feldmesser
78)*1」為人所知。這型刀由以生產軍警用手槍知名的葛洛克(Glock)公司所設計製造。構造並無花俏之處,但配重平均、製造作工良好,以其輕便簡單好用且低價格的優勢,獲得許多歐洲軍警的長年支持,至今仍在生產。
奧地利的葛洛克M78野戰刀(Glock M78 Field Knife)
這三款刀都具有類似的構造跟特徵,簡單堅固的片刃直刀搭配弧形刀尖,加上一個好握持的握柄。因為長年使用跟大量生產,這三型刀或模仿其風格的刀,多可用不高的價格就購入,是適合入門者的固定柄短刀。
其中NR-40是很多前共產國家軍隊設計刺刀時的參考對象。雖然刺刀握柄因多了連接步槍用的卡榫構造而常略為損及握柄舒適性,但由於大量生產,各地多可用低價格就購入類NR-40造型的刺刀。
*1:Feldmesser即德文的野戰(Feld)刀(messer),同英文Field
Knife。
3.開山刀
多叢林地帶的南美或東南亞的傳統開山刀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東南亞各國的傳統大頭彎刀,多具有適合砍木頭的斧狀刀頭,又有長刀刃適合斬草跟小樹枝的好處。普遍刀刃長度短約1呎(30.48cm),長則約2呎(60.96cm)。
菲律賓的勃洛刀(Bolo)
馬來西亞的帕朗刀(Parang)
尼泊爾的庫克利刀(Kukri)
不過考慮到價格的問題,對於入門者是推薦一款簡單的長直但有個斧狀刀頭的南美馬切迪開山刀(Machete),在中文界又常被翻譯為南美砍刀或巴西砍刀。此型刀在美洲很普遍,美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南太平洋戰區與越南戰爭的叢林戰中也大量使用,且常上美國電影鏡頭*2,因而流傳到世界各地,相當有知名度,Machete在英文中已可當所有開山刀類刀械的代名詞。馬切迪刀因為刀身構造簡單,適合以機械大量生產,因此各地多半可買到相當便宜的量產刀。在原產地的南美,這種刀被廣泛地運用在森林跟農田作業。
南美的馬切迪刀(Machete)
作為跟開山刀同類的砍樹用途,也可考慮一個斧頭(Axe)。斧頭的主要缺點是刀刃較短且厚,因此揮動時缺乏拖割(Slash,指刀刃拖拉劃過物體造成的切割效果)能力,在大範圍掃割芒草、小樹枝時較為不利。但因其構造簡單原始(人類最初期的工具之一就是石斧),通常價格便宜,多可在打鐵店、五金行或大賣場就買到不錯的便宜斧頭,又相當耐磨耗。跟開山刀相比,其獨自的好處是一般手斧背面當鐵鎚使用效率佳,若背面有特殊設計的斧頭則可有多機能性,而且握柄較長容易兩手握持施加更多力道。同樣地,選購斧頭時應該注意其握柄接合是否牢固。
幾種森林作業用斧頭
市面上常見的小型斧頭是歐洲手斧(Hatchet)跟美洲印地安戰斧(Tomahawk,雖然中文多翻成戰斧,但其實是一種多用途工具)。
歐洲的手斧(Hatchet)
美洲的印地安戰斧(Tomahawk)
以上這三類刀,也是現代軍隊步兵的常用工具。一個妥善準備的步兵會在口袋或腰包中放入一柄瑞士刀或工具鉗,工具腰帶上頭插著一把帶鞘固定柄短刀或刺刀。若是要在森林地區活動,則會另外再攜帶較大的開山刀或斧頭。基層士兵們通常不是很有錢,使用的刀若非軍隊官給品,就是自費購入的廉價量產刀。但只要選購得當,這些刀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
*2:事實上,有一部美國電影名稱就叫《Machete》,以愛用馬切迪刀而被稱為馬切迪的主角為名。
四、特殊刀具
這邊介紹兩種刀具,它們設計上有些奇特之處,但有獨一無二的特殊性能。
1.袋柄短刀(Socket Handle Knife)
這種短刀有作成中空袋穗狀(Socket)與刀身一體成型的堅固握柄,但金屬握柄握持起來不如一般用木頭或塑膠包覆的握柄舒適,因此使用者常會另外纏上皮革、膠帶、繩索來調整握持手感。這種握柄在中文界又多稱為「鋼管柄」或「鐵管柄」。
袋柄短刀特色是除作為短刀使用外,也可向握柄內插入自製的長柄,使其成為一根長槍(Spear)。這個機能對一些要跟危險野生動物打交道的獵人或林區居民來說,相當有用。例如,可用這種長槍從較遠的距離安全地刺殺一隻落入陷阱的暴怒山豬。
在現代連發獵槍尚未普及以前的日本北部,被稱為「馬塔基(Matagi)」的傳統獵人通常會攜帶三種武器,單發散彈槍、可當長槍使用的袋柄短刀、開山刀。這與現代步兵裝備的步槍、刺刀、開山刀的組合有異曲同工之妙。
日本的馬塔基(Matagi)獵人使用的袋柄短刀「福庫羅納卡沙(Fukuro
Nagasa)」
美國的冷鋼(Cold Steel)公司生產的「布希曼(Bushman,意思是森林人)」袋柄短刀
台灣的原住民使用的袋柄短刀,通稱「山豬刀」
這種可換裝長柄的特性,也讓袋柄短刀可以改裝來從事一些高處作業,例如砍斷較高處的樹枝。
2.銳利軍鏟(Sharpen Military Shovel)
銳利軍鏟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士兵將挖掘壕溝用的軍鏟邊緣磨利當作斧頭來使用,以便在狹窄的壕溝中與敵人格鬥,而且也很適合從事各種野戰土工作業。
美國的冷鋼(Cold Steel)公司生產的固定柄銳利軍鏟
這種銳利軍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廣泛地被德軍跟蘇聯軍所使用,現今(2010年代)俄國跟芬蘭的軍隊也仍然在使用這種銳利軍鏟。這種銳利軍鏟具有一款斧頭該有的實用機能,可以砍樹,而且依然可用來挖洞,甚至寬大的鏟面還可用來當烹調鐵板*3*4,相當有用。
在多數地區可以買到被很多現代軍隊採用為標準裝備的折疊式軍鏟,但一款傳統的固定柄軍鏟有更好的強度可從事粗重作業且不容易損壞,此外固定柄軍鏟多半也使用袋柄接合因而允許使用者自己依需求更換為更長的柄,因此也有軍隊仍然是採用固定柄軍鏟。
在野外活動,可挖土或除雪的鏟子也是常備工具。事實上,前段提到的日本馬塔基獵人,在獵槍、長槍、開山刀之外,也常會攜帶一個長柄木製多用途除雪鏟。
日本的馬塔基(Matagi)獵人傳統裝備
因此如前面提到的俄國跟芬蘭軍,是以銳利軍鏟來取代開山刀跟斧頭的機能,配發給士兵的標準裝備為步槍、刺刀、銳利軍鏟,而不另外配發開山刀或斧頭。
*3:應注意金屬防鏽漆有毒不能與食物直接接觸。要用鏟子烹調食物時應將漆刮掉,或者將鏟子包上一層鋁箔。
*4:使用淺鍋來烹調食物的日本料理「Sukiyaki」,起源就是農民使用鐵鏟來烹調食物。



用金屬鐵鏟烹調食物
五、結論
總合來說,對於一般城市居民,通常一組瑞士刀或工具鉗中的簡單折刀已經相當實用,內含的其他工具派上用場的機會也很多。如果要從事低強度野外活動或有職業需求,則可在工具腰帶上攜帶一款帶刀鞘的固定柄短刀。要到未開發森林中進行高強度野外作業,或需要砍伐樹木、收割作物時,則需要一柄強固的開山刀或斧頭(或者也可以像俄羅斯、芬蘭軍隊一樣攜帶銳利軍鏟)。
實用工具刀械通常都是構造簡單、價格低廉的量產品,但儘管外觀不起眼,它們卻具備很高的實用性,能夠幫上非常多的忙。希望此文對有實用工具刀械需求的人有幫助,用負擔得起的費用來取得實用的工具刀。
事實上,只要鋼材跟作工在水準以上,設計實用,就算是無名打鐵店製造的便宜工具刀,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務。畢竟,想想看,我們的祖先都是用這種刀來創造歷史,不是名牌刀。
(本文歡迎轉載)
參閱:
http://mariawl2014.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18.html
實用刀械─英國特種部隊教官解說野外求生刀
http://mariawl2014.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81.html
實用刀械─叢林用刀
個人特別推薦一起參看這兩篇文章。上文教導挑選野外求生用刀的基礎理論,下文則說明在開發中國家實際於叢林中工作的士兵用刀現實狀況。
(本文歡迎轉載)
參閱:
http://mariawl2014.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18.html
實用刀械─英國特種部隊教官解說野外求生刀
http://mariawl2014.blogspot.tw/2014/11/blog-post_81.html
實用刀械─叢林用刀
個人特別推薦一起參看這兩篇文章。上文教導挑選野外求生用刀的基礎理論,下文則說明在開發中國家實際於叢林中工作的士兵用刀現實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